骥翀氢能携行业领先单堆功率160kW氢燃料电池电堆亮相FCVC2021大会
6月8日—10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筹)共同主办第六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FCVC 2021)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盛大召开。作为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展览活动,大会已连续举办5届,与往年相比,本届大会技术展览规模增长近一倍,展商数量228家,展出面积14,000平米,活动丰富多样,包含1场全体大会、8场主题分论坛和2场边会。大会汇聚来自国内外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的政府组织、行业机构、科研及高校团体、企业专家共计7000余人,共同探讨在碳中和、“十四五规划”、示范城市政策等背景下氢能产业的发展路径。
第六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现场
骥翀氢能作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车用氢燃料电池电堆解决方案供应商,携第一代产品“MH”系列电堆最新成果——160kW氢燃料电池电堆亮相A18展位,160kW为燃料电池领域现阶段最大单堆功率。同时,在“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技术发展趋势”的分论坛中,骥翀氢能董事长付宇进行了题为“立足技术尖端、勇为燃料电池产业先锋,骥翀氢能大功率金属板电堆产业化探索之路”的分享,讲述骥翀氢能作为国内金属板电堆产业化领军者的最新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重重评选和技术创新、技术复杂性、重要程度、市场推动、竞争力、社会效益等六个维度的评估,骥翀氢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产化大功率金属板电堆”获得大会主办方发起的第二届“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奖”三等奖并现场领取奖项,该项殊荣是对其技术和产品在行业中形成的突出贡献的肯定。
骥翀氢能获“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奖”三等奖
2021年以来,氢燃料电池系统最大补贴的额定功率上限由30kW提升至110kW,随着电堆功率增大和氢燃料电池政策补贴向重卡倾斜,加之燃料电池本身具备较大功率和能量密度潜力的特点,氢能源重卡发展进入快车道。政策和应用场景对大功率系统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未来燃料电池系统的功率将进一步提升。
一直以来,骥翀氢能顺应这一行业趋势,专注于大功率金属板电堆的研发与生产。其核心团队拥有20年国产电堆的开发和技术产业化经验,是国内少有的经历过电堆完整开发流程的团队,掌握了国内领先金属板产业链,因此,骥翀氢能在大功率电堆的开发中一路领先。2020年6月,骥翀氢能第一代产品燃料电池电堆MH170实测单堆功率达143kW,创下当时国内外单电堆最大输出功率纪录。
骥翀氢能160kW氢燃料电池电堆
在此基础上,骥翀氢能继续追赶,携带“MH”系列电堆最新产品——单堆功率160kW氢燃料电池电堆参与本次展会。其技术参数处于行业一流水平:额定功率160kW、裸堆功率密度4.7kW/L、存储温度-40 ~60°C,可以满足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燃料电池系统动力需求,亦可用于备用电源、固定电站、飞行器、船舶等应用领域。值得一提的是,该电堆实现了-39°C的极端低温下启动,创下国内外燃料电池领域电堆无辅助低温启动纪录。据骥翀氢能营销中心总监付宇飞介绍,160kW单堆功率意味着系统净输出可达120 kW—130 kW,能够满足包括重型卡车在内的更大功率的应用场景。目前,该产品已受到客户青睐并形成批量订单。
骥翀氢能展台前观众络绎不绝
据介绍,“MH”系列电堆具有单堆功率大、 比功率密度高、低温自启动能力强、寿命与可靠性有保障、价格低廉等优势。付宇表示:“性能、寿命、价格是电堆产业化的三大核心要素,缺乏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失去客户青睐。‘MH’系列电堆产品同时具备了这三项优势:‘MH’电堆在系统环境下检测,得到的最高单堆功率是160kW,为目前行业最高水平;在寿命方面,我们可以做到5年146万公里质保,比国家最低要求的5年20万公里质保高出7倍;在保证性能和寿命的前提下,我们的价格也是全行业最低,因为‘MH’系列电堆裸堆最大比功率达4.7kW/L,仅次于丰田位于行业第二,这意味着同样的电堆功率下,原材料使用更少,降本空间大大提升。”
据了解,骥翀氢能“MH”系列电堆产品和所配套的系统皆已通过国家强检,多款产品正在进行整车调试,同时,骥翀氢能已在上海、北京、广东、河南完成了产业布局。未来,骥翀氢能将继续致力于“做中国人自己的电堆”,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以推动氢燃料电池产业化助力能源体系变革。
转自:中国网
中华能源网·合作建议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对稿件内容有任何异议或者想投稿,请发送邮箱 gaojianhezuo@qq.com
相关文章
- ICT能耗困局:华为比特与瓦特的“平衡术”
- 西子洁能(原杭锅股份)服务升级,构建智慧产业新生态
- 探寻能源行业的“摩尔定律”——储能技术是能源数字化的关键
- 中英可再生能源合作的未来:浮式海上风电
- 南方电网互联网公司低碳智慧用能优秀项目案例征集启动
- 女神节不纠结,送她迪丽热巴的精致“神器”——莱克天狼星三
- 科技冬奥掀起数字化高潮,小饭桌ROADSHOW硬科技专场等你来SHOW!
- 六个月奇迹:预制模块化到底有多能打?
- 6个月建设大型云数据中心:被模糊的新基建与旧基建界限
- 2022空气能新品震撼发布!四季沐歌引领产业智变再升级
- “巴展”点睛,华为低碳数据中心来了
- 云快充:充电桩市场的这个转折蕴藏巨大商机
- 特灵科技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和全年强劲业绩
- 奔一电气荣获“浙江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 重磅|2022中国(山东)氢产业大会暨氢产业博览会将于5月在济南
- 俄罗斯石油与中国石油就石油供应与低碳发展达成新合作
最新文章
- 2022-03-10
- 2022-03-09
- 2022-03-08
- 2022-03-07
- 2022-03-07
- 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