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LNG市场即将过剩 难得的机遇?
天然气利用在世界能源清洁转型中的主体地位将不断凸显。根据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的统计,2018年全球LNG出口总量增至3.26亿吨,全球LNG进口总量为3.18亿吨。但随着亚洲地区部分消费国市场需求出现阶段性放缓,以及今后几年有关资源国一批重大LNG项目开工投产,全球LNG市场近中期有调整的可能,或将呈现供给宽松格局,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整体来看,在全球环境治理日渐加强和各类新能源短期内难以实现对传统化石能源替代的大背景下,天然气利用在世界能源清洁转型中的主体地位将不断凸显。2018年,全球液化天然气(LNG)市场蓬勃发展,积极参与LNG市场依然是全球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但从近中期看,受需求增速可能放缓,以及部分大型LNG项目分批投产等因素影响,全球LNG市场存在供给过剩的可能,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现阶段LNG市场蓬勃发展
根据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统计,2018年全球LNG出口总量增至3.26亿吨,较2017年增长9%,增量为2770万吨。国家层面,澳大利亚、俄罗斯和美国是当年LNG供给增幅排名前三的国家,增幅分别高达1200万吨、800万吨和770万吨;但马来西亚和阿尔及利亚等国家LNG出口量则出现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260万吨和180万吨;卡塔尔、尼日利亚、印尼、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阿曼等国家仍是全球LNG市场供给相对较多的国家,2018年供给与2017年相比基本稳定或略有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喀麦隆2018年首次成为LNG出口国,出口总量为70万吨。
2018年全球LNG进口总量为3.18亿吨,较2017年的2.89亿吨增长10%,部分国家为预防环境风险而采取的“限煤增气”等措施,是推动全球LNG进口量增长最重要的原因。
其中,我国进一步巩固了全球第二大LNG进口国的地位,《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国家层面政策的出台,扩大了我国LNG的消费规模,2018年进口总量为5410万吨,较2017年增长41%。其中,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的LNG进口量增长达62%,南方地区LNG进口量增长达到13%。另外,澳大利亚替代卡塔尔成为我国第一大LNG来源国。
韩国政府关停部分超过30年以上的燃煤电厂等政策,导致该国2018年LNG进口量大增,全年LNG进口总量为4400万吨,较2017年的3760万吨增长17%。
印度2018年LNG进口总量为2230万吨,较2017年增加16%,发电领域用气量增长则是其LNG进口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与其他LNG进口大国不同,日本2018年LNG进口量为8320万吨,较2017年有小幅下降。主要原因是部分核电机组重启降低了该国发电领域天然气消费需求,预计这一趋势未来仍将加剧。
从交易价格看,2018年全球主要天然气和LNG基准价格整体震荡上涨。其中,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LNG贸易参考价格,JKM价格全年大幅波动,总体呈现“一波三折”走势。2月达到11.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的年内高值后,逐渐跌至6月的7.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三季度后再度攀升至1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后高位震荡。而作为欧洲地区最重要的天然气贸易参考价格,NBP价格2018年同样波动较大。年度高点出现在9月,接近1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并在四季度保持高位震荡。
此外,由于“页岩气革命”成功,美国天然气产量大增,使得亨利中心价格2018年稳定上涨,年度波动区间为2.7~3.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也部分反映未来美国LNG出口的巨大潜力。
积极参与LNG市场仍是全球能源行业趋势
从接收能力看,2018年全球共有9个新建LNG接收站投产,合计增加接收能力逾2500万吨/年。从类型上看,土耳其Dortyol项目、孟加拉国Moheshkhali项目和俄罗斯Kaliningrad项目属于浮式LNG接收站,其余项目均为常规LNG接收站。从规模上看,土耳其Dortyol项目接收能力高达570万吨/年,是当年建成规模最大的接收站项目;我国的深圳、舟山和天津三大LNG接收站接收能力分别达400万吨/年、300万吨/年和300万吨/年,规模也较大。
此外,2018年全球还有8个已做出最终投资决定的LNG接收站项目,包括产能规模为500万吨/年的印度Dhamra接收站,以及我国嘉兴、温州、阳江和江阴四大LNG接收站建设项目等,未来将为全球市场增加超过1800万吨/年的LNG接收能力。
中华能源网·合作建议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对稿件内容有任何异议或者想投稿,请发送邮箱 gaojianhezuo@qq.com
相关文章
- 将太阳能供暖等可再生能源供暖作为城乡能源规划的重要内容
- 苏伊士新创建携手英威达共推工业可持续发展
- “全球智慧能源高峰论坛”即将开幕
- 展会东风好助力,扬帆合作正当时!全球高精新特展览会将于
- “第四届中国可持续环境修复大会”盛大启幕
- 高能环境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可持续环境修复大会在合肥启幕
- 阳光e购携手新奥智能科技、新奥动力亮相 第23届中国国际燃气展
- 相比于抽水蓄能等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受地形影响小
- 为核电点赞,用青春的声音献礼特区40周年!
- 风电行业“精耕细作”时代来临 华锐风电突显生产优势
- 扣式锂离子电池技术创新领先企业VARTA致客户信:公司产能充足
- 数据使“能”,助力能源革命
- “5”机协同,共创能源行业新价值
- 产地动力煤价格震荡调整 港口市场以观望为主
- 燃气增值业务引领者 安美和荣获匠心奖
- 纯电动微型汽车热销重塑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新格局
最新文章
- 2020-11-10
- 2020-11-09
- 2020-11-09
- 2020-11-09
- 2020-11-06
- 20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