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张运洲:新能源发展是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能源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贯彻落实国家绿色发展战略最鲜活的实践。随着开发建设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新能源也将逐渐成为引领能源转型变革的主导力量。近日,记者邀请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院长)、党委书记张运洲回顾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历史,畅谈新能源发展的未来。
我国新能源经历三个发展阶段,装机容量已成世界第一
在张运洲看来,我国新能源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2005年以前是第一阶段,重在设备国产化和示范试点,新能源发展规模小。
我国风电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发展重点是研发风电技术。1995年,国家实施“双加工程”,推进风机制造大型化和国产化,初步掌握了600千瓦级风机生产能力。2003年以来,我国陆续组织多期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通过市场竞争确定风电上网电价,推动风电规模化、商业化开发。至2005年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06万千瓦。
2002年,国家实施“光明工程”“西部省区无电乡通电计划”,带动了国内光伏电池制造能力的提升,其间国外光伏发电快速发展,进一步刺激了我国光伏制造业的发展。至2005年年底,我国光伏制造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7万千瓦。
2006~2012年是第二阶段,以《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为标志,新能源装机规模迅速增加。
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在国家政策激励下,地方政府、制造企业、开发企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十一五”期间,风电装机连年翻番,2006~2010年年均增速高达97%。2009年,国家发布风电标杆上网电价,进一步激发了地方政府和发电企业开发风电的积极性,风电呈现爆发式增长势头。
2009年,为培育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国家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对光伏发电项目给予总投资50%~70%的补贴,各地发展光伏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2009~2010年,光伏年均增速148%。2010年年底,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86万千瓦。
2012年至今是第三阶段,国家相继出台风电、光伏发电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建设9个大型风电基地,新能源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到2014年年底,全国风电装机规模已经达到9657万千瓦,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但由于风电开发布局规模与电力系统接纳能力不匹配,少数地区开始出现弃风问题。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光伏发电迎来第一轮建设高峰,2014年少数地区开始出现弃光,到2015年全国光伏装机4158万千瓦,超过规划目标近1倍。
张运洲表示,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多年来保持世界首位。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连续六年、三年世界第一。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2.94亿千瓦,占总装机的17%。20个省份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10%,甘肃等19个省份新能源成为第一、第二大电源。今年1~10月,全国新增风电装机1447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78亿千瓦;新增光伏发电装机3651万千瓦,累计装机1.67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3.45亿千瓦,占总装机的19.4%。
应对高比例新能源并网挑战需从规划和运行入手
经过多方努力,弃风弃光明显好转。2017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内实现了新能源弃电量、弃电率“双降”,弃电量同比减少53亿千瓦时,弃电率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今年1~10月,国家电网经营区新能源弃电量233亿千瓦时,同比减少96亿千瓦时,弃电率6%,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
张运洲表示,这些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综合施策,源头上有效控制新能源发电并网节奏,运行上不断提升系统平衡调节能力,需求上深度挖掘消纳市场空间。
新电源发电并网方面,落实国家保障性收购和风电、光伏发电投资监测预警要求,红色预警地区除扶贫项目外,原则上不安排新增项目并网,加强并网管理,保持发展节奏。电源结构方面,持续优化电源结构,提高灵活调节电源比例,推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充分发挥抽水蓄能电站作用,推动“三北”地区开展火电灵活性改造,释放供热机组调节能力。电网建设方面,集中投产一批输电工程,提升西电东送通道能力,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全面投运,推进电网广泛互联,扩大新能源消纳范围。调度运行方面,持续增强电网平衡能力,实现全网统一调度,推动火电计划放开,深挖火电调峰潜力,实施区域旋转备用共享机制,加强省间电网调峰互济,不断提高系统运行灵活性。市场交易方面,依托电网的资源配置平台,积极组织新能源省间交易,创新推动跨省区新能源现货交易,加大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实施力度。
中华能源网·合作建议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对稿件内容有任何异议或者想投稿,请发送邮箱 gaojianhezuo@qq.com
相关文章
- 将太阳能供暖等可再生能源供暖作为城乡能源规划的重要内容
- 苏伊士新创建携手英威达共推工业可持续发展
- “全球智慧能源高峰论坛”即将开幕
- 展会东风好助力,扬帆合作正当时!全球高精新特展览会将于
- “第四届中国可持续环境修复大会”盛大启幕
- 高能环境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可持续环境修复大会在合肥启幕
- 阳光e购携手新奥智能科技、新奥动力亮相 第23届中国国际燃气展
- 相比于抽水蓄能等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受地形影响小
- 为核电点赞,用青春的声音献礼特区40周年!
- 风电行业“精耕细作”时代来临 华锐风电突显生产优势
- 扣式锂离子电池技术创新领先企业VARTA致客户信:公司产能充足
- 数据使“能”,助力能源革命
- “5”机协同,共创能源行业新价值
- 产地动力煤价格震荡调整 港口市场以观望为主
- 燃气增值业务引领者 安美和荣获匠心奖
- 纯电动微型汽车热销重塑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新格局
最新文章
- 2020-11-10
- 2020-11-09
- 2020-11-09
- 2020-11-09
- 2020-11-06
- 2020-11-06